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
发布者:王琛    发布日期:2025-07-11    查看:318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公布 2023 年度西安航空学院高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西航教通字〔2023131),学校决定开展202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题范围

由学校批准立项的2023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见附件1

二、结题条件

凡已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符合下列结题条件的,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可申请结题。

(一)已经完成立项时批准的《申请书》或《任务书》中确定的研究任务;

(二)主持人具有署名第一作者的成果,且此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等方面争议;

(三)项目成果必须与项目研究内容高度相关,且要在显著位置标注如“西安航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或“西安航空学院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资助”字样(含题名、立项编号)。

三、结题形式及要求

202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统一由教务处组织在线评审。各项目负责人请于20256月29日前在线提交相关结题材料:结题申请表、支撑材料(封面见附件6)。

网址:http://xaau.kypt.chaoxing.com/

所有项目在《结题申请表》(附件2或附件3)中应依照实际,在研究过程描述及结题成果中应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改革”“新工科”新文科的内容,对标开题或任务书约定的项目建设成果,具体说明项目建设的情况,达到约定成果或具有相当程度建设成效方能同意结题。

若有人员、重要内容等重大调整项目,还需提交《西安航空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调整申请表》(附件4)。无法按时完成结题者,请提交《西安航空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延期(撤销)申请表》(附件5),可申请延期一年(至20265月),到期仍无法结题者,学校将下文予以撤销。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校级教改项目。

四、其他事项

(一)校级教改项目及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工作原则上每两年组织1次。各项目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起止时间完成研究任务,并如期结题。无法按原项目约定组织实施,确需调整项目内容、考核指标或研究期限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由所在单位审核后报学校审批。每个项目只能申请延期1次,延期时间不能超过1年。项目负责人有在研项目未结题的,不得申报下一批次同类别教改项目。

(二)各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结题工作。结题后,各项目仍要继续做好项目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工作,争取获得教学成果奖励,并产生较大的人才培养效益。



材料提交时间:
2025-06-10至2025-06-30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属院系
1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研究徐行教务处
2新建本科院校常态化专业评估质量监测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严琳君教务处
3基于OBE理念的材料成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王琛教务处
4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以西安航空学院航空类实践课程为例刘璐飞行器学院
5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中流体气动及实验测试方向的专业交叉融合教学研究张晶辉飞行器学院
6CDIO理念在应用型本科《智能装备故障诊断与运维》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田晴晴机械工程学院
7面向多元需求和校企协同的航空制造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赵东平飞行器学院
8基于OBE理念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张陈俊理学院
9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王妙理学院
10基于OBE-CDIO理念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许睿机械工程学院
11基于习近平用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专业课课堂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王书贤飞行器学院
12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群建设与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王晓银计算机学院
13产教深度融合下跨学科计算机类软件二次开发课程教学实践改革陈楠计算机学院
14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研究吴宁强车辆工程学院
15基于互联网+成果驱动的《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王博机械工程学院
16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侯伟飞行器学院
17基于SWOT的地方高校航空设计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史志富飞行器学院
18基于教、赛、创、研融合的汽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兴路车辆工程学院
19思政元素和情感注入相融合的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和实践张蕾理学院
20“大思政课”视域下航空类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唐铁寒马克思主义学院
21大数据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的研究与实践——以西安航空学院材料成型专业为例王栓强材料工程学院
22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产教融合+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胡秋霞计算机学院
23“大思政课”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谭群英马克思主义学院
24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知识图谱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周博经济管理学院
25“大思政课”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杨楠计算机学院
26智慧校园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汪军锋体育部
27基于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应用型商科专业教师能力标准体系研究王晓光经济管理学院
28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王国成马克思主义学院
29大思政格局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全段式”融合路径研究李然体育部
30信息化背景下公共乒乓球课的“贯穿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探究李蕴炜体育部
31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与航空企业“3+1”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白涛飞行器学院
32应用型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何洁机械工程学院
33新文科背景下以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为导向的《统计学》教学研究与实践赖玉洁经济管理学院
34飞行力学与控制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屈高敏飞行器学院
35美育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黑白木刻鉴赏与制作》课程为例刘梵瑜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36基于OBE理念的汽车构造平台课程分段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王鑫车辆工程学院
37基于翻转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融合衔接“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以汽车设计课程为例袁小慧车辆工程学院
38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训类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工程测量实训为例刘晓宁能源与建筑学院
39体认语言观视域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王永平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40西安航空学院科研促进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李文胜理学院
41新文科供需视角下“三位一体”商务英语专业模型构建姜敏浩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42产教-军民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马龙民航学院
43新文科建设下“需求引领-学科融合-技术赋能”的大学英语育人模型构建与实践张锦华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44航空服务类专业形体舞蹈课程融入美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龚端悦民航学院
45新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研究陶世平材料工程学院
46以“学为中心”的工程力学驱动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李杰能源与建筑学院
47线上线下融合BOPPPS教学模式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潘媛经济管理学院
48以结果为导向的多元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与“三级梯次结构”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张乐能源与建筑学院
49“工程力学”课程工程化教学方法、 手段的改革与实践段跟定能源与建筑学院
50基于校企合作机制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质量提升方法研究-以西安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宋文瀚能源与建筑学院
51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程娅伊材料工程学院
52“科教融合,创新导向”育人模式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范文雯能源与建筑学院
53新文科背景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张阳民航学院
54面向航空智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宋科电子工程学院
55基于四段式汽车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赵坤车辆工程学院
56课程思政视域下省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PLC原理及应用》建设路径研究王晓瑜电子工程学院
57《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范文娜电子工程学院
58基于新工科的“三链融合”模式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康雪娟电子工程学院
59“101计划”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罗西希材料工程学院
60“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评价体系”三联动—《材料研究与测试分析方法》一流课程建设魏鑫材料工程学院
61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公司运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薛晨蕾民航学院
62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研究董桂华机械工程学院
63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课程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吴玲车辆工程学院